亚洲欧美综合久久久久久|国产在线观看无遮挡AV|少妇无码av无码专区级|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地区

全國服務熱線:0312-3581668 / 173-3406-4433 / 139-3139-8798

您的位置: 首頁 > 綜合資訊 > 種植技術

全國服務熱線

0312-3581668 173-3406-4433 139-3139-8798

中藥材種植技術——八角

作者:安國新苗中藥材種植聯合社時間:2023-05-24 10:16:05次瀏覽

信息摘要:

選地 選擇苗圃的基本條件應是靠近水源、環境陰濕、土層深厚、富含腐殖質、排水良好的山腳或坡度20度以下的緩坡生荒地上,不宜選在農作旱地、平地、田塊、陡坡地或帶病蟲害八角林地育苗,苗圃土壤應呈酸性或微酸性,pH值以5-5.5為最好,最高不超過境6.0,最低不低于4.5。據研究,土壤育苗養分構成最好是:有機質2.0%,速效氮100ppm,速效磷30ppm,速效鉀90ppm。

       選地

       選擇苗圃的基本條件應是靠近水源、環境陰濕、土層深厚、富含腐殖質、排水良好的山腳或坡度20度以下的緩坡生荒地上,不宜選在農作旱地、平地、田塊、陡坡地或帶病蟲害八角林地育苗,苗圃土壤應呈酸性或微酸性,pH值以5-5.5為最好,最高不超過境6.0,最低不低于4.5。據研究,土壤育苗養分構成最好是:有機質2.0%,速效氮100ppm,速效磷30ppm,速效鉀90ppm。

       整地

       苗圃地選好后,在10-11月份即可整地,方法是先把地塊上的植被全部砍倒,均勻鋪在圃地上,待植被基本干枯后焚燒,在砍除植被時,如有大一點的稀疏林木可留下來作遮蔭然后把焚燒后的圃地深翻20厘米以上,把土塊打碎,揀出石礫、樹根,再順坡從上而下整理苗床,即理廂。苗床的寬度為1-1.2米,高20厘米,長度視實際地形而定,可長可短,以方便管理為宜。為便于管理,廂與廂之間要留40厘米步道。水份較差的苗圃應理成低廂(即廂面下凹約10厘米)。苗床理好后還要用工具將廂上的土充分打碎,以便于播種和幼苗出土,同時,要挖好苗圃四周和中間的排水溝,以免雨季洪水沖壞苗床,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。

       搭棚

        八角幼苗在10月齡以前經不住強陽光照射,這段時間沒有遮蔭物,幼苗就會被太陽燒傷甚至死亡,所以,在苗圃整好地后要搭遮蔭棚。搭棚的材料主要包括棚柱、棚桿(線)和遮蔭物。

       傳統的方法一般為棚柱用尾徑5-8厘米的杉木樁或其它木樁,棚桿多用竹桿或小圓木條,遮蔭物用樹葉、山茅草、蕨類植物等。為避免破壞生態環境,便于控制透光度和使材料可重重利用,減少成本,拾棚所用材料也發生了變化,一般用尾徑5-8厘米的杉木樁(有條件的或長期苗圃可用水泥樁),棚桿改為用時8-12號鐵線代替,而遮蔭物用透光度為20%-10%的黑色塑料遮陽網。
       搭蔭棚要求穩固,透光均勻,透光率為10%左右,陽光透過蔭棚形成"梅花影"為宜。棚高不宜太高或太矮,太高搭棚時難施工,也容易受風害,太矮不便于苗木的施藥和管理,一般以165米左右最好。棚柱間距3米,每畝約75根,用遮陽網作遮蔭物每畝約需700平方米,用鐵絲作棚桿,每畝約需100公斤。


       1、種子
       八角種子經貯藏和催芽后,于11-12月份開始發芽,所以,播種時間一般在12月—次年2月。播種期宜早不宜遲。貯藏時間太長,則胚乳易腐敗變質,使發芽率降低。播種方法要根據育苗類型而定。其用種為每畝產10-15公斤。
       選種種子在貯藏過程中會出現一些變壞或腐爛的種子,在播種前應進行人工精選種子,揀出小粒,發育不良和病腐粒種子,以保證育苗的出苗率和苗木質量,播種的種子生活力應達85%以上。種子生活力越高,出苗率越高,據調查,生活力85%的種子,出苗率可達75%。

       2、營養袋苗的播種

      在育苗時,如苗木用于出售或苗圃距離造林地較遠時最好育營養袋苗。培育營養袋苗的工序比育裸根苗較為復雜。

        (1)營養土的配制:營養土配制是培育營養袋苗的關鍵,營養土配制的好壞直接影響苗木的生長發育和質量。配制營養土用的基質要根據苗圃地周圍的條件而定,根據八角主產區多年的實踐,一般有幾種方法:

       一是用森林土與火灰混合加適量過磷酸鈣,火灰不能太多,這是比較理想的配方,也可用森林土與農家肥、花生餅、桐油枯等混合;二是用心土(耕作層下面一層土)配以農家肥、火灰、花生餅、桐油枯、過磷酸鈣等,具體用什么材料配制要根據自身條件而定。目的是使營養土養分充足,能滿足苗期對營養的需求。根據富寧八角研究所試驗結果,在用火灰本配制營養土時要注意火灰不宜過多。否則會造成土壤呈中性或酸性反應,造成八角苗木無法成長甚至死亡,一般土和火灰的比例以1:10為宜。

      (2)營養土裝袋:將上述所用森林土、心土、火灰、農家肥等用網眼0.8厘米×0.8厘米細鐵篩篩過,把所需要配制的材料混合均勻,裝入規格為12厘米(寬)×14厘米(高)(二年苗用)或10厘米(寬)×13厘米(高)(一年苗用)的塑料簿膜袋里,再整齊地擺放在苗床上,每行擺放袋數以方便管理為宜,一般20袋左右,要求裝袋要裝滿,擺放要端正,袋袋之間要壓緊不留空隙,苗床擺滿后,用土將苗床四周(即步道邊)的袋子圍起,高度到袋子高度的二分之一即可,以保持苗床的水份和溫度。一般用12厘米×14厘米的袋子,每畝可擺放10萬袋,用10厘米×13厘米的袋子,每畝可擺放11萬袋。

       (3)土壤消毒:營養袋土全部裝好擺放于苗床后,用水將苗床上的營養袋土澆透,再用敵克松、多菌靈、甲基托布津等對土壤進行消毒。

       (4)點種:土壤消毒后1-2天,即可點種。點種時用小木棍扒開袋中央。每袋1-2粒,深度約3厘米,再蓋好土即可。種點好后,為保持苗床的濕度和溫度,有條件的可用塑料薄膜覆蓋,也可用草覆蓋,待苗出土后再逐步揭開。

       3、裸根苗(地苗)的播種

       (1)施基肥:基肥是育裸根苗的一項重要措施,如果在比較肥沃的荒地和森林地并已燒過的土壤上育苗,可視情況少施或不施,如土壤肥力不足的地上育苗就必須施基肥。

       基肥一般用花生餅、桐油枯拌以農家肥(人、牛、馬糞等)與苗床上的土壤充分混合后再播種,也可用過磷酸鈣、復合肥等作基肥。方法是將基肥翻入苗床中使其與苗床土充分拌勻,每畝30至50公斤。注意,用花生餅、桐油枯和農家肥時要充分打碎并通過漚化腐熟后再用。

       (2)播種:將苗床上的土、肥拌勻充分打碎整平,在苗床上開深3-4厘米小溝,溝距20厘米,再把種子點播在溝內,每隔4-5厘米點種子一粒,隨后用細土蓋上,厚約3厘米。每畝用種量7.5-10公斤。

       嫁接時間應根據嫁接方法而定,采用頂接即剪斷砧木的,如切接應在2-3月份,溫度為15-20℃的陰天進行嫁接,采用腹接即不需剪斷砧木的如腹接,"T"字形芽接等最好在7-8月份進行嫁接,嫁接時應避免雨天、大風天和陽光強烈的天氣。
       嫁接方法

       1、切接

       削接穗:在芽的下方3.5厘米處,斜削一刀,削成小面,小面角度約45°,然后翻過來在芽的下方0.5厘米,平削一刀,稍帶木質部為宜,接穗留2-3芽剪斷,在剪斷處削成斜面,大小面都要平滑。

       切砧:在苗木主干第一輪葉子上或枝條的青綠色處或嫁接位5厘米處斷頂,就是說在斷頂以下要保留有葉子或枝條,嫁接處以尚未完全木質化的地方,用嫁接刀在平滑的一面從斷面木質與皮層之間縱切一刀,稍帶木質部為宜,長度與接穗長削面相同。

        插接穗:接穗的長削面靠里,短削面向外,用一只手輕輕拉開切口,然后另一只手拿著接穗插入切口,接穗和砧木形成層要對準并緊密結合,如果接穗小或砧木小,不能兩邊對準,要使一邊對準,用砧皮包住接穗。以上動作要迅速,以減少傷口暴露在空氣中的時間。

        綁扎:插好接穗后,用塑料薄膜帶由下而上向左方旋轉扎緊,傷口要封嚴,使芽外。

       2、腹接

       削接穗:在芽的下方2厘米處,斜削一刀,削成小面,翻過來在芽的背面平削一刀,削成一個大面,長2厘米,倒轉在芽的上方1.5厘米處,斜削一刀,方向與第一刀相反。

       切砧:在主干比較平滑的一面,由上往下斜削一刀,稍入木質部,長度與接穗削面相當,不必斷頂。
       插接穗:先撬開切口,再把接穗插入切口,形成層要對準貼緊。

        綁扎:用薄膜自下而上捆綁,可使芽外露,也可以全包,全包的要注意觀察,接穗萌芽時及時解綁。

       苗圃管理主要包括水、肥、衛生、病蟲害及煉苗等的管理,其管理好壞直接影響苗木的生長和質量,俗話說:"三分栽七分管",說明了管理的重要性,所以,搞好苗圃管理是八角育苗的關鍵。

       1、水的管理

        苗圃從種子播入土中到苗木出圃都需要大量的水分,特別是育袋苗用水更多,如果苗圃缺水就會造成種子不發芽和苗木死亡,導致育苗失敗。水的管理就是指對已播種子和出苗后苗木所需水分進行的管理。

       苗圃的水分管理要把握好幾個關鍵時期,一是種子入土后至出土前,此期一般處于干旱少雨時期,旱情較重,此時缺水,影響出苗率,缺水越重,出苗率越低,所以要經常澆水,保持土壤濕潤,才能保證出苗率;二是種子發芽出土至真葉露心,此期約在陽歷4-5月份,天氣比較干燥,缺水易使小苗死亡;三是拆除蔭棚后,此期是冬春季節,大部分地區干燥少雨,苗木易受旱災,尤其是袋苗,要加強淋水,同時,在雨季要注意理好排水溝,防止苗木被洪水沖毀和苗圃發生澇害。

       在育苗工作中,育袋苗比育裸根苗對水分的要求更高,更嚴。傳統育裸根苗一般不考慮水源條件,只是在出苗和幼苗期澆1-2次水,以后就等天下雨,對水的管理比較粗放;育袋苗時就必須要有良好的水源條件,加強水的管理,才能保證育苗的成功。

       2、肥的管理

       苗圃施肥是為了改良土壤,增加土壤肥力,使苗木生長健壯。苗圃肥的管理是指根據苗木養分豐欠,為苗木進行合理施肥的過程。施肥與不施肥的苗木,生長差異很大,施肥的苗木一般生長比較快,如果施得過多,一年生苗木可達50-60厘米高,不施肥的一般20-30厘米高。

       對八角苗圃肥的管理,首先應施足底肥(即基肥,指育裸根苗)和配好營養土(指袋苗),這是育苗的關鍵。在苗木生長過程中應提倡看苗施肥,不宜多施。施肥過多,特別是偏施氮肥,生長過快出圃時莖葉柔嫩,定植后成活率就低,也不便于搬運;如苗圃土壤養分高,苗木生長健壯,最好不施肥。施肥的肥料以氮磷鉀復合肥為好,也可用葉面肥噴施,施肥的標準以一年生苗高在35厘米左右為宜。同時,施肥時間宜早不宜遲,如在出圃前施肥,由于苗木吸收養分后正猛長,出圃時還幼嫩,也影響搬運和苗木成活率。

       苗期

       1、炭疽病

       苗木發生此病一是種子帶有病菌,二是大樹傳播。該病發生后,影響苗木生長,甚至死亡。

       該病大樹和苗木均會發生,其在八角的不同部位,常呈現不同癥狀。葉片發病多在葉緣、葉尖和葉片中部。初期出現暗褐色水漬狀小斑,逐漸擴大成不規則的黃褐色大斑,后期病斑中部變為灰褐色,其上密布小黑點的病班;病班中央穿孔,葉片漸漸枯萎脫落。濕度較大時,病癥為桔紅色粘狀小顆粒。幼苗莖基部發病時呈水漬狀褐色小班,后擴大成黑腐斑,并使苗木迅速枯死。

       此病常因發病期雨水的多少不同,而為害程度也輕重不同。雨水越多,則越有利病原的傳播,繁殖和侵染。一般4月下旬至5月初開始發病,7-8月是發病的高峰期。

       防治方法:首先在選擇苗圃時,選擇排水良好,空氣流通并遠離大八角樹的地方;種子要用50%托布津或退菌特200倍液消毒(藥液浸泡20分鐘,清水洗凈,晾24小時,干后播種)。

       其次,清除病株殘體,并將落葉、落果等燒毀,以減少越冬后的第一次侵染來源。
發病期可噴1:1:100波爾多液或多菌靈、百菌清交替噴酒。

       2、猝倒病

       猝倒病是八角幼苗期最主要的病害,危害嚴重時幼苗死亡達50%以上。此病多在5-6月八角苗真葉露心期和2片真葉期發生,病因主要是溫度高,雨水多,濕度大利于病菌繁殖而引起。

       猝倒病的癥狀一般可分為4種類型:
       種芽腐爛:播種后,籽粒吸水膨脹,幼芽萌發出土前,若土壤潮濕板結,種苗在土中被病菌浸染,引起種芽腐爛,地上缺苗斷垅,也稱種腐或芽腐。

       幼苗猝倒:幼苗出土后木質化前,若遇陰雨,病菌自根頸侵入,產生褐色斑點,病斑擴大呈水漬狀后根莖腐爛、縊縮,苗木迅速倒伏。或因天氣干旱,地表溫度過高,根頸燙傷,縊縮猝倒,故稱猝倒病。

       莖葉腐爛:幼苗出土后,在苗床低凹,陰雨連綿,密度過大或揭去覆蓋物過遲的情況下,苗木的幼葉嫩莖為病菌感染,枯萎腐爛,病菌不斷向下發展,在枯死的莖葉上,常有灰白色蛛網狀的菌絲體。也稱為苗腐或頂腐。

       苗木立枯:苗莖木質化后,土壤病菌較多,或環境對病菌有利,病菌從根部侵入,引起根部腐爛,地上部分枯死,或者由于土壤缺水、生理干旱,地上枯死。由于苗木枯死后直立不倒,故稱為立枯病。若撥出枯死苗木,根常脫落,只能撥出木質部。

       防治方法:根據幼苗猝倒病的發生規律,應采取以育苗技術為主的綜合防治。

      (1)選用圃地:推廣山地育苗是預防猝倒病的有效方法,因為新墾山地土壤中病菌少,苗木很少生病。若用熟地育苗,前作以豆類為宜。土壤粘重,排水不良,或前作是茄科等感病植物,不宜作苗圃地。

       (2)土壤消毒:由于猝倒病病菌主要來源于土壤,故在播種前利用火燒或用敵克松等藥劑噴施土表(使藥液下滲1-1.5厘米)等化學和物理的方法處理土壤,以抑制和殺死病菌。

       (3)注意種子處理:種子要精選、砂藏、催芽、藥劑拌種。拌種藥劑可用甲基托布津等。

       (4)加強苗圃管理:

        ①合理施肥,細致整地,適時播種,及時排灌,注意中耕除草;
        ②苗木發病后要及時用化學藥劑防治,可用1:1:100波爾多液和百菌清等藥劑交替噴施。
       3、縮葉病

       發病植株幾乎所有葉片均感病,病葉產生縐縮、扭曲、葉肉瘦變厚等畸型癥狀。嫩枝和嫩梢以及葉柄等均有一定的縐縮畸型癥狀。葉片和嫩枝梢畸型的部位上都有不規則的褪綠狀。綠色和淡綠色斑駁相間。有的感病部位明顯地表現有蛞蝓爬過的痕跡。
       防治方法:與炭疽病的防治方法相同。

       成年樹

       1、炭疽病

       八角樹炭疽病的發病癥狀以及防治措施與苗期相同,只是成年樹樹干、樹枝的皮較堅實,木質化程度高,此病 僅為害葉、果和果柄,使產量受到損失。

       2、煤煙病

       該病遍布云南、廣西等八角產區,是八角的嚴重病害,重病林帶成片死亡。

       煤煙病與蚧殼蟲害關系極為密切,凡煤煙病嚴重的八角樹,早已被蚧殼蟲所寄生。煤煙病影響葉片的光合作用。間接地使產量到較大的損失。因此,要防治煤煙病,首先必須防治蚧殼蟲為害。

       防治方法:首先要防除蚧殼蟲,其次發生煤煙病后,夏季可用波美0.3度,冬季用3度,春、秋用1度的石酸合劑噴灑。此藥起到殺蚧殼蟲和防治煤煙病兩種作用。

       3、藻斑病

       多發生于八角林郁閉度大的東北向葉片茂密處。藻斑病為害葉和幼莖。
       葉的正反兩面均出現退色病斑,尤以正面為多。初呈圓形灰黃褐色,邊緣色淺的小斑,后圓斑相連,形成不規則的斑塊。病斑梢隆起,似毛氈狀硬塊。在放大鏡下觀察,是滿布茸毛的絲網。藻斑的大小不一,直徑0.2-0.8厘米,少數達1厘米。

       防治方法:株行距要合理,不要過密。發病初期可修剪過密枝葉并噴0.6%-1%波爾多液保護。

       蟲害

       苗期

       1、小地老虎

       小地老虎幼蟲危害八角幼苗的根,地上部分的苗隨即枯萎。當苗枯萎后,拔起來才知被蟲咬斷。

       防治方法:因幼蟲在雜草中存活數量較大,故育苗前要除凈圃地和其周圍的雜草。小地老虎成蟲(即蛾子)白天不活動,傍晚8時后活動,喜歡吃有糖、醋、酒味的發酵物和各種花蜜,有飛撲黑光燈的習性,用糖、醋、酒誘劑誘蛾,雄蛾多于雌蛾;黑光燈誘蛾,雌蛾略多于雄蛾。幼蟲3齡后可用堆草誘殺。
       藥物防治,可在整地或半裝袋時拌入呋喃丹等。苗出土后,用呋喃丹等撒于苗床上,可有效毒殺害蟲。

       2、八角象鼻蟲

       見于各八角老種植區,危害芽和枝條,使枝頂端焦枯變黑色,樹主干頂芽首先受害,嚴重影響幼樹生長。八角象鼻蟲多危害幼林。尤其是生長肥壯的枝條頂端。而對老八角林的堅硬、細小枝條,危害很少。

       防治方法:春季(4月前)剪枝捉殺。受害枝初期枝頂顯枯黃色,嚴重危害的為黑色,見到這樣的枝要剪下7厘米左右(從尖端算起),剪下的枝條要撕開看是否有蛀蟲。在剪枝的過程中要積累經驗,逐漸做到準確無誤,不要見枝便剪,錯剪會影響八角的生長和產量。

       利用成蟲受驚動有假死的習性,在早晨搖動枝條(下面鋪一塊塑料布或席子)把落下的成蟲集中殺死。

       成蟲發生期用2%樂果粉劑噴粉殺之。象鼻蟲卵很小,幼蟲在枝內,蛹期又短,而成蟲雖有假死性,但飛得快,不易捕捉,防治較難。

       成年樹

       1、蚧殼蟲

       蚧殼蟲是引發八角煤煙病的主要根源。危害八角的蚧殼蟲有兩種:蠟蚧和粉蚧。蠟蚧固定在枝干上吸取樹液,嚴重時枝干蟲體累累,形如"臘棒"狀。常于6月上旬發生,8-9月危害較重;粉蚧體小,吸附在葉背,吸取葉液,蠟蚧比粉蚧危害嚴重得多,其分泌物有強烈苦味,是煤煙病病菌的良好營養。其發生發展規律正在研究之中。

       防治方法:傳統方法:可用40%樂果乳劑1000-2000倍液,50%的敵敵畏乳油500-1000倍液或松脂合劑20倍液噴殺。由于八角樹較高,用傳統方法防治困難較大。

       樹干注射防治:在3-4月份,用20%速效磷原藥,根據樹徑大小,在樹高1米左右的地方打5-10個孔,孔呈螺旋狀排列,深至木質部,然后用注射器注射適宜藥量;徑16-30厘米樹每株注射5-10毫升,小于16厘米的適當減少藥量,每孔注射1毫升,如當天注射量不夠,可于第二天再補注射至足量。注射時為防藥液外流,可用一小團衛生棉放入孔內,慢慢注射。施藥不要在雨天,以免降低藥效。

       2、八角尺蠖

       廣西、云南八角老區均有八角尺蠖危害。幼蟲先吃葉尖、葉緣,進而全葉被吃光。遭受連續危害的樹,生長不良,減產或全株枯死。

       防治方法:應在越冬場所挖蛹捕殺(也有夏季成蛹的)。5-8月為蛹期,可結合松土培土等管理工作進行挖蛹。當年危害較嚴重的植株根際周圍,集中的蛹較多,挖出集中殺滅。還應結合清園工作,搜殺裂縫、落葉和枝干上越冬幼蟲。在各代成蟲出現期,于清晨到林地找成蟲棲息和產卵之處,捕殺成蟲(蛾子),清除卵塊。

       人工捕殺幼蟲:先在樹干離地50厘米處涂上10厘米寬的熟桐油,阻止幼蟲上樹,然后人爬上樹由樹冠的上部分至下部順序逐枝搖動,使受驚的幼蟲震落到地面,并及時弄斷幼蟲的懸絲。全株震動完畢后,下樹收集地面幼蟲,可用粗掃帚掃攏殺滅。使用該法捕捉時應從高地向低地,從風頭處到風尾處順序進行。

    化學防治:內吸式樂果殺蟲劑等噴霧,藥劑的用量按幼蟲的大小而比例有所不同。藥液要噴成霧狀,使葉片和幼蟲全濕,并有藥液下滴為止。在純八角林內,郁閉度較大處可試用煙劑。化學藥劑滅蟲應早滅,即在幼蟲的幼齡期進行。

       3、八角金花蟲

        金花蟲在各八角老植區均有發生。幼蟲常群集,專吃八角的芽和葉片。危害嚴重時樹葉被吃光,造成減產甚至全株枯死。

       防治方法:噴射40%樂果乳油2000倍或60%可溶性粉劑4000倍液。敵敵畏50%乳油1000-1500倍液或80%乳油2000-3000倍液,毒殺成蟲。主要是用菊脂粉在早上露水未干或傍晚下毛毛雨時噴殺,時間在幼蟲未出現金屬光澤及1-2齡和成蟲羽化后進行。同時收集卵塊,加以燒毀。、

       4、擬木蠹蛾

       擬木蠹蛾主要是幼蟲鉆食樹桿成坑道,食害韌皮部,使八角生長不良,嚴重時會造成死亡。

       防治方法:6-8月用40%樂果300倍液,傍晚在蟲子隧道處淋濕樹干,9月份后,蟲體稍大,可從坑道注入80%敵敵畏或甲胺磷3-4滴,用濕黃泥封口,毒殺幼蟲。

       (1)收獲期

       八角的收獲期普遍早于采種期一個月,收獲的果實不需老熟,而留種的八角須在樹上老熟。未老熟的種子雖能發芽,但含水分太多,容易腐爛,發芽力易喪失,且不易貯藏到次年春節前后,故不宜留作種子。因此,采種前應把"優良母樹"留種技條上早熟的零星果實和不留作種的枝條上的果實提前采掉,以使留作種用的果實更加飽滿和老熟,便于采收。

       果用八角采收的時間因用途有所不同,加工干果要在8月下旬后采,10月中、上旬采完才能保證質量,3-4斤鮮果加工得1斤干果,6、7月采的要5斤鮮果才1斤干果,質量較差,為保證八角質量和市場信譽,不要早采。

       采收時要求輕拿輕放,不要損傷果皮和尖角,嚴禁用竹桿敲打,注意不要損壞樹上的花和幼果。盛裝用具最好用柔軟的麻袋、布袋,不用粗糙的竹筐,采摘時應選晴天,便于加工,雨天采摘易生霉、變質、發熱。

       葉用八角的主要采收時間在秋冬季,即10月開始到次年1月左右都可采葉蒸油。在春夏季不宜采葉,采葉只采老葉,并可帶小枝一起采下,不采當年新葉,采葉不超過全樹葉的一半。此外,2-3月新葉開始萌發時脫落的老葉也可收集蒸油,但不要干葉,干枯的葉,油分已揮發。

     (2)采種期

       視種子成熟早晚而定,一般多在農歷9月間進行。若將樹上自行脫落的種子及時揀收起來育苗,發芽率很高,但種子很小,不容易收集,急需時可以采用此法,一般均在樹上采摘。
       采種須在八角果實大量成熟時進行。此時,果皮由綠轉為黃褐色。還未開裂,但已充分成熟,發芽能力最強,含水量少,便于貯藏。

       采摘用種八角時最好用木鉤鉤住技條,伸手采摘果實放入隨身攜帶的小竹籮(或袋)內。因花、幼果和成熟果實同時掛在枝條上,采摘時還要注意避免損傷枝條上的鮮花和幼果。

       八角果葉采回后,要及時處理、加工,以免降低品質。

       首先是經過處理,即加工前把果、葉攤開,不得堆積,避免雨淋受潮,造成發熱、霉壞;沒有完全干燥成成品的果也要攤開放。果葉受潮時極易生霉,即使在干燥的冬天也要注意。

       八角的傳統粗加工方法有自然干燥法、爐灶烘烤法、木甑蒸餾法。

     (1)自然干燥法

       先將鮮八角放入沸水鍋中燙5-10分鐘取出,鋪在竹席上曬,或直接鋪在曬場上曬5-6天,曬干即為成品,此法所得干果色棕紅鮮艷,但香味稍差。

     (2)爐灶烘烤法

       烤爐高約100厘米,長約250-300厘米,寬約150厘米,烤床用鐵絲網制成,八角鋪在鐵絲網上,床下燒小火,此法所得干果,不注意翻動會將八角烤黑,烤兩天兩夜即干,此法所得干果,色澤暗綜紅,色稍差,但味濃香,內在品質很好,值得注意的是,有的人為使八角色澤好,烘烤時加入硫磺,這種對人體有危害的做法要禁止。

     (3)木甑蒸餾法

       這是加工粗制茴香油(八角油)的最原始、最落后的土方法,當前仍普遍使用。方法是:

       ①砌一臺大灶(土制或磚制),上放一口大鐵鍋,鐵鍋上放一個大木甑(底大口小形狀,上口徑約70-80厘米,下口徑約80-100厘米),

       ②把枝葉放入甑內,甑口上放一口鐵鍋作蓋,鍋內裝冷水作冷卻用。另安一個瓢在甑內,接在冷卻鍋底之下,瓢把做成管形,通到甑外,安裝好后,所有接合部用粘泥或其它物料密封。

     ③蒸餾時灶上的鍋內放水,灶堂燒猛火,一氣蒸完,才能停火。蒸餾期間,茴香油隨著蒸汽沖向鐵鍋底,經鐵鍋冷卻,油水順鍋底滴入瓢內,再從瓢把管流入外收集瓶中。

      ④進行油水分離,即得粗制茴油。

       這種方法的優點是制作用具成本低,易制作,缺點是冷卻不好,得油率低。部分地區在此基礎上作了改進,將木甑盡為鐵瓶,甑蓋采用螺旋,接合部用橡皮圈密封,甑內不安瓢,而瓶蓋上安排氣管,通入多管式冷卻器中,經冷卻的油水,流入油水分離器中,即得粗制茴油。

       種子出莢后,須及時貯藏,否則,極易喪失發芽力。試驗表明,種子在陽光下曝曬半小時至一小時即喪失以芽力,在通風、干燥、陰涼的室內不貯藏,經過5小時即開始油質化,經8小時,大部分種子完全油質化。

       種子的貯藏催芽方法如下:

       1、濕沙貯藏催芽法:此法為最常用的方法,也是最理想的方法。用篩過的干凈的細濕河沙攤開放于陰涼的地板上,或放于木框、木盆、塑料盆或瓷缽等容器內,將每天自行脫落或人工剝出的種子放入準備好的濕沙內,待果實內的種子全部取出后,將種子和濕沙以1:3的比例混和均勻攤開于地板上或容器內,用透氣性好的麻袋或草簾覆蓋,每天早上到晚上,每隔3-4小時翻一次,避免種子發熱和表面干燥。同時,要注意保持濕度,適時澆水,沙的濕度以手捏成團,手觸即散為宜。

       種子在保存過程中應保持其種皮原有的棕色,不粘沙粒,光澤度好,基本與出莢時的特征一致。如種皮色加深,說明水份過多,色澤淺說明水份不足。此外,還要注意檢查溫度,中間層的沙溫以18℃左右為宜,用手觸摸,應感覺涼爽,不發熱。種子貯藏后約在農歷11月至于12月份開始發芽,待發芽達50%時即可播種。

       2、種子干燥處理法:將采收的果實放在竹席上用布蓋好曝曬,每晚收果時,將已脫出的種子收集起來,;放入干黃細土或細沙中拌勻,堆于不通風處。3-4天后,將拌好的種子和干黃細土(比種子多4-5倍)壓實,貯藏在室內干燥的地洞中,洞中填滿干細土,然后再次壓實,加木板封閉洞口,減少通氣并防鼠害。

        待到播種時取出上述干燥處理過的種子,灑水催芽(方法與濕沙法同)。這樣的土藏法可適當地控制種子的呼吸強度,從而使其有了較短的休眠期。干燥貯藏后催芽的種子,出苗快、整齊,干燥貯藏后不再催芽的種子,出苗慢、不整齊,但長勢較好,苗較健壯。


【推薦資訊】

返回列表 本文標簽:

Copyright ? 安國新苗中藥材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  版權所有  冀公網安備13068302000084號  備案號:冀ICP備16028761號-3
聲明:本站部分內容來源于網絡,如有侵犯版權,請聯系我們(24小時內刪除),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