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洲欧美综合久久久久久|国产在线观看无遮挡AV|少妇无码av无码专区级|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地区

全國服務熱線:0312-3581668 / 173-3406-4433 / 139-3139-8798

您的位置: 首頁 > 綜合資訊 > 種植技術

全國服務熱線

0312-3581668 173-3406-4433 139-3139-8798

中藥材種植技術——大黃

作者:安國新苗中藥材種植聯合社時間:2024-05-13 15:47:07次瀏覽

信息摘要:

大黃一般采用種子育苗,第二年用種苗移栽的方法生產藥材。育苗選用的種子必須種源準確,貯藏良好,色澤鮮艷,籽粒飽滿,無霉變,無蟲蛀,嚴禁采用陳種育苗。


       大黃一般采用種子育苗,第二年用種苗移栽的方法生產藥材。育苗選用的種子必須種源準確,貯藏良好,色澤鮮艷,籽粒飽滿,無霉變,無蟲蛀,嚴禁采用陳種育苗。播種前一天,將種子置于棚膜或者篷布上,每 10kg大黃種子噴灑10%苯醚甲環唑水分散劑1000,邊噴灑邊翻動,拌種后悶種一晝夜即可播種,每畝播種量8~10kg。

       土壤以黑土、褐土、黑壚土為宜,要求土層深厚、土質疏松肥沃、無積水,陰涼潮濕,所選地塊坡度應小于25°,輪作周期3年以上,前茬作物以麥類作物、豆類作物、油菜、馬鈴薯為宜、嚴禁連作。

       前茬作物收后或春季翻地后整地。冬前深耕、耙細耱平,保墑過冬以備早春移栽。春季土壤解凍后,于3月中下旬至4月上中旬淺耕細耱一遍,要求整平地塊,做到相對平整,避免形成坑洼地帶。結合春季翻地、整地,施足基肥,每畝施腐熟有機肥料1000~1500kg,配施三元復合化肥30kg。有條件的地塊,可增施腐熟油渣30~40kg或施炒熟油菜籽7~10kg。

       一般4月中下旬至5月中旬前育苗。播種時,在整好的育苗地塊一邊做畦,一邊播種。順坡作畦,畦面寬100~120cm,畦間排水溝寬30cm,畦高15~20cm,畦方向順著上下坡方向。先用三齒耙將育苗地淺耙一遍,用鐵耙整平,再用木耙將苗床刮平。將處理好的種子均勻撒播,并用細土覆蓋,厚度0.5~0.7cm。低半山區降雨量稍少,光照強、氣溫高、地表容易干旱板結,影響出苗,種子播種量掌握在每畝10kg。為了提高種子出苗率,可采用條播技術,在畦面上按照行距20cm開深8cm左右淺溝。在播種溝內均勻撒種。邊播種,邊覆土,并稍加鎮壓。

       大黃苗當年不采挖,露地越冬,第二年春季移栽時采挖。10月下旬霜降后,大黃苗葉片枯黃,割去地上葉片后,畝施2000kg農家肥,覆蓋地表,并加強看管,防止牲畜踐踏。    

       春季3月下旬至4月上旬,耕層土壤解凍后,用三齒爪或者直把四齒爪,從苗床一側垂直向下挖進土層25cm左右,搖動三齒爪,挖松苗床土,手工揀出大黃苗。采挖時,要求保持大黃苗主根完整,將不合格的過小苗、過大苗、側根過多的苗以及病苗、蟲傷和機械損傷苗除去。

       將不同等級的種苗整齊裝入編織袋或者按5~10株一把用塑料繩扎把,分別裝入編織袋備用。種苗數量大且運輸距離遠時一般采用車輛運輸。運輸過程中保持透氣、防擠壓、防雨淋、防日曬、嚴禁用含殘毒、有污染、有異味的交通工具運載。     

         大黃一般3月下旬至4月上旬移栽,移栽前選用無病害感染、側根少、表皮光滑、苗身直、直徑2~3cm,長20cm左右的大黃苗作種苗用。

       大黃規范化移栽,必須參照相關標準,規范化操作。一般掌葉大黃或者藥用大黃在定植時,種子田按行距70~80cm、株距60cm開挖穴,每穴斜放大苗小苗各1株,每畝1400~1500穴。大田生產按行距50~60cm、株距50cm開挖穴,每畝2200~2500穴。
       唐古特大黃定植時,種子田按行距70~80cm、株距60cm開挖穴,每穴斜放大苗小苗各1株,苗頭朝上,苗尾舒展于穴內,用下一穴開穴的土覆蓋,使苗頭低于地面2~3cm,將土踩實,每畝1400~1500穴。大田生產按行距50~60cm、株距50cm開挖穴,每畝2200~2500穴。
      高寒陰濕區大黃栽培,可先覆蓋農用地膜,采用幅寬100cm左右的黑色除草膜,按照壟寬80cm,壟溝寬50cm覆膜,然后在壟面上開穴。每壟兩行,行距50~60cm,穴距50cm,苗頭在膜下5cm左右,穴口用濕潤細土覆蓋,并封嚴膜孔。

       田間除草

       大黃定植后約20多天出苗,一般于5月中旬2~3片真葉時進行第1次中耕鋤草;第二次中耕鋤草于6月中下旬進行,結合中耕鋤草,在根際位置進行培土,高度10~15cm,以后視田間雜草生長情況,拔除大草。
       由于受到干旱、鼠害等影響,大黃移栽后往往有缺苗現象,出苗后應及時查苗補苗。移栽時于地邊角集中栽植少量苗子,以備補苗用。發現缺苗時,將地邊角集中栽植的備用苗帶土挖出,栽植于缺苗處,如遇土壤干旱則深栽到濕潤土層,于大黃苗生長到2~3葉時進行間,兩苗應間去一苗,將弱苗、病小心除,免傷及健壯苗,間苗后在苗旁壅土。

       追肥培土
       大黃喜肥,除施足基肥外還應多施追肥。追肥是大黃增產的重要措施之一,據試驗統計,追肥可提高產量30%以上。因大黃以根及根莖入藥,故需磷鉀肥較多。每年結合中耕除草都要追肥2~3次。第一次于大黃移栽第二年返青后,每畝追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1500~2000kg,或腐熟油渣50kg;第二次于7月下旬每畝施三元復合肥15~20kg;第三次于秋末植枯萎后,施用腐熟農家肥或土雜肥壅根防凍,如堆肥中加入磷肥效果更好。遵照配方和平衡施肥的原則,底肥要足,適時追肥為輔,合理補微肥。增施腐熟的有機肥,有針對性地配合推廣使用生物菌劑、生物有機肥,改善土壤團粒結構,拮抗有害菌,增強植株抗病抗逆能力,大大提升植株的健康增產潛力。
     培土是栽培大黃的一項特殊增產措施,在每次中耕除草、施肥時,均應培土,以提高商品性,增加產量。

       摘薹

       掌葉大黃栽后的第2年部分植株開花,第3年全部植株抽薹開花;唐古特大黃第三四年大量植株抽薹。大黃抽薹消耗大量養分,除留種田外,要及時摘薹,抑制大黃的生殖生長,促進光合產物向根和根莖部運輸貯藏,提高根及根莖的產量和品質。摘薹時應選晴天進行,一般于4月上中旬大黃返青后抽薹高25cm左右時,從第二節以上剪去花薹,并用土蓋住根頭部分并踩實,以防止切口灌入雨水后腐爛。


       大黃主要病害有根腐病、黑粉病等,蟲害有蚜蟲、蠐螬等。此類病蟲害在蔬菜、瓜果、茶葉等綠色生產、控害減災方面多采用如下措施:

       (1)根腐病
       ①病原及癥狀:屬半知菌亞門、粉紅單端孢霉菌、尖孢鐮刀菌和立枯絲核菌。大黃根腐病主要危害幼苗,成株期也能發病。發病初期僅個別支根和須根感病,并逐漸向主根擴展,主根感病后早期植株表現癥狀不明顯,隨著病情加重其根部腐爛程度的加劇,地上部分新葉首先發黃,在中午前后光照強、蒸發量大時,植株上部葉片出現萎蔫,但夜間又能恢復。病情嚴重時,萎蔫狀況夜間也不能再恢復,整株葉片發黃、枯萎。此時,根皮變褐,并與髓部分離,隨后全株死亡。

       ②防治方法
       ★農業防治:與豆科、禾本科等作物輪作倒茬;注意雨季排水;發現病株后及時拔除,病穴用生石灰消毒;清理田間植株殘體等雜物,在遠離田園處深埋或燒掉。增施磷鉀肥和腐熟的有機肥,有針對性推廣使用生物菌劑和生物有機肥,提高大黃抗病和抗逆能力。

       ★生物防治:用10億活芽孢/克枯草芽孢桿菌500倍液灌根。其它方法參照“川貝母根腐病”。要同時上噴下灌效果更佳。7~10天1次,連續3次。
    ★科學用藥防治:預計臨發病前或初期及時用藥,可用10%苯醚甲環唑水乳劑1000倍液淋(灌)到莖基部和根部;大黃生長前期可適期早用80%全絡合態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灌根,7
~10天1次,連續3次左右進行預防性控害。其它防治方法和選用藥技術參照“續斷根腐病”。

       (2)黑粉病

       ①病原及癥狀:屬鬼筆目、鬼筆科。黑粉病主要為害葉片,發生后在葉片背面沿脈形成網紋狀腫大,最初紅色至紫紅色,出現紅色隆起狀斑,后變為紅褐色。有的呈鮮紅色膿皰狀,俗稱紅皰,葉片正面呈淡黃色網紋,最后葉片穿孔、枯萎。葉柄上形成瘤狀泡斑,排列成行。病株生長停滯,矮化,葉片變小,有的提早枯死。
       ②防治方法
       ★農業防治:參照“大黃根腐病”。
    ★生物防治:預計臨發病之前或初期用2%農抗120(嘧啶核苷類抗菌素)水劑或1%武夷菌素水劑150倍液噴霧,7
~10天噴1 次,連噴2~3次。
    ★科學用藥防治:發病初期及時防治,可用唑類殺菌劑、吡唑醚菌酯等,具體選用藥技術及防治方法參照“甘草白粉病”。視病情把握用藥次數,一般隔7
~10天噴藥1次,連噴2次左右。

       (3)銹病

       ①病原及癥狀:屬擔子菌亞門、單胞銹菌屬。發病初期在葉背首先出現如針頭狀大小突起的黃點,即夏孢子堆。病斑擴大后呈圓形或不規則形。夏孢子堆可在藤上、葉沿周緣發生,但以葉背為主。嚴重者可造成葉片破裂、穿孔,以致脫落。
       ②防治方法
       農業防治:參照“大黃根腐病”。

     其它防治方法和選用藥技術參照“川貝母銹病和大黃黑粉病”。

       (4)輪紋病
      ①病原及癥狀:屬半知菌亞門、殼二孢屬真菌。輪紋病發病時,葉部病斑周圍紫紅色,中間黃白色,具有同心輪紋狀。病斑上密生小黑點,嚴重時病斑連成片。大黃出苗不久直到收獲都可發生輪紋病。
       ②防治方法
       ★農業防治:參照“大黃根腐病”。

    生物防治:參照“大黃根腐病”。

    ★科學用藥防治:發病初期及時防治,可用10%多抗霉素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等均勻噴施。其它防治方法和選用藥技術參照“桔梗輪紋病”。

       (5)蚜蟲

       防治方法和選藥技術參照“地榆蚜蟲”

       (6)蠐螬(金龜子)

       防治方法和選用藥劑參照“地榆蠐螬”

       (7)跳甲蟲

       防治方法和選用藥劑參照“半夏跳甲”。視蟲情把握用藥次數,隔7天噴藥1次,一般1-2次。

      (8)金針蟲

       防治方法和選用藥劑參照“芍藥金針蟲”。

     

       一般掌葉大黃和藥用大黃在定植后生長一年可采挖,唐古特大黃于定植后生長3~4后采挖。
       一般于10月下旬,當地上莖葉枯萎時,先割去地上部分,再挖取根及根狀莖。用三齒爪或者直把四齒爪從植株一側垂直向下挖進土層30cm左右,在另一側繼續垂直向下挖至大黃根際與土層分離時,搖動三齒爪,刨出大黃根。要求保持大黃主根完整。慢慢抖凈泥土,田間晾曬泥土。曬 2~3 小時后,繼續抖凈泥土,運回基地或者合作社。

       將采挖的大黃削去殘莖,刮去粗皮,除去過長支根、側根、毛根。

       (1)熏干

       求加工場地干凈清潔,禁止用硫黃等熏蒸。細刮粗皮,切掉根莖生長點,把根莖縱切成兩半,放在屋內棚上,切口朝下,在棚下爐中點燃禾柴,不用明火,每3天翻動1次,使受熱均勻,看到大黃體內有油狀物滲出時再用較大的煙熏,溫度保持在 12~18℃,晝夜不停,熏60天即成干品。

       (2)陰干

       大黃整形后,把根莖縱切成兩半,用細竹條或繩子串起,掛在通風的室內的架上陰干。

       (3)烘干

       把整形后的大黃裝入烘熱窯內,上、中部在支架上掛起,底層擔起,下生煤火烘干。

       (4)切片

       撞去粗皮、污物,呈現出鮮黃色藥體時,再按內外銷規格,切成不同的規格。 


【推薦資訊】

返回列表 本文標簽:

Copyright ? 安國新苗中藥材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  版權所有  冀公網安備13068302000084號  備案號:冀ICP備16028761號-3
聲明:本站部分內容來源于網絡,如有侵犯版權,請聯系我們(24小時內刪除),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